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铝棒熔炼安全:镁含量>3%的湿法除气禁忌

在铝合金熔炼生产过程中,除气是至关重要的一道精炼工序,其目的是有效去除熔融铝液内部溶解的氢气,防止在后续铸造和加工过程中形成气孔、疏松等缺陷,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力学性能和致密性。在众多除气工艺中,湿法除气(通常指采用氯盐或氟氯盐作为除气剂的方法)因其成本相对较低和效果明显,曾在业内被广泛使用。然而,当熔炼的铝合金中镁(Mg)元素含量超过3%这一临界值时,继续采用湿法除气工艺便不再是技术选择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必须严格禁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禁忌背后的科学原理、潜在风险及安全替代方案。

湿法除气的原理与常规应用

湿法除气的核心机理是利用除气剂(最典型的是六氯乙烷C₂Cl₆)在铝熔体高温作用下分解产生的氯气(Cl₂)作为除氢介质。其化学反应可简化为: 3C₂Cl₆ + 2Al → 3C₂Cl₄ + 2AlCl₃↑ 生成的氯化铝(AlCl₃)在熔炼温度下为气态,它与溶解的氢气(H₂)一同上浮,在气泡表面和上浮过程中,氢原子扩散至气泡内,并被带至液面逸出,从而达到除氢的目的。对于普通不含镁或低镁(通常指<1.5%)的铝合金,如A356、6063等,在通风良好、操作规范的前提下,此方法一度是经济有效的选择。

高镁铝合金与湿法除气的致命结合:化学反应与风险

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合金中的镁含量升高至3%以上时(例如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高强度结构件的5000系或高镁7系合金),熔体的化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变得异常活泼。此时若投入含氯的除气剂,将触发一系列剧烈且危险的副反应。

首先,氯气或生成的氯化铝会优先与熔体中大量的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MgCl₂): Cl₂ + Mg → MgCl₂ 或 3Mg + 2AlCl₃ → 3MgCl₂ + 2Al

氯化镁(MgCl₂)本身是一种吸湿性极强的物质,其熔点为714℃,但在铝熔体温度(通常720-750℃)下,它会熔化并形成熔融状态的盐液。更危险的是,熔融的氯化镁在与空气中的水蒸气(H₂O)接触时,会发生极其剧烈的水解反应,生成具有高度腐蚀性和毒性的氯化氢(HCl)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热量: MgCl₂ + H₂O → MgO + 2HCl↑

这一反应在熔炼现场几乎是瞬间完成的。产生的后果是多方面的、灾难性的:

  1. 爆炸性喷溅与火灾:水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产生大量气体,会导致熔体表面突然剧烈沸腾、喷溅,高温铝液和熔盐四处飞溅,极易灼伤操作人员,并可能引燃周边可燃物,引发火灾。
  2. 毒性气体危害:氯化氢(HCl)气体具有强刺激性,吸入后会严重损伤人的呼吸道和肺部,引起急性中毒。高浓度下可导致肺水肿甚至死亡。在车间环境下,若通风不畅,会迅速聚集,对全体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3. 环境污染与设备腐蚀:HCl气体溶于空气中的水分后形成盐酸酸雾,对厂房结构、行车、熔炼炉、除尘系统等所有金属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缩短设备寿命。同时,酸性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4. 合金污染与精炼失效:镁是此类合金的重要合金元素,与氯的反应造成了镁元素的烧损,改变了合金的化学成分,导致产品性能不合格。同时,由于氯被大量消耗在与镁的反应上,实际用于除氢的有效氯含量大大减少,除气效果变得极差甚至无效。

正是基于以上不可控的巨大风险,在所有铝加工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冶金教科书中都明确了一条铁律:对于镁含量高于3%的铝合金,绝对禁止使用任何形式的氯盐或氟氯盐进行湿法除气。

安全可靠的替代工艺:惰性气体旋转除气

既然湿法除气被禁用,那么高镁铝合金应采用何种安全高效的除气方法呢?目前行业内的标准做法是采用惰性气体旋转除气法

该技术使用高纯度的惰性气体(通常是氩气Ar,有时为混合少量氯气<3%的Ar-Cl₂混合气体,但在高镁合金中慎用甚至禁用氯的添加)作为除氢介质。核心设备是旋转除气机,其转子在高速旋转时,将通入的惰性气体打散成极其细小且分布均匀的弥散气泡,并均匀分布到整个熔池中。

这些惰性的氩气气泡如同一个高效的“真空泵”,熔体中的氢会向气泡内扩散分压差原理。由于氩气完全惰性,不与镁、铝等任何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彻底避免了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也避免了合金元素的烧损。细小而众多的气泡提供了巨大的气液接触面积,使得除氢效率远高于传统的湿法除气。

这种方法实现了:

  • 本质安全:无有毒气体产生,无剧烈喷溅风险,工作环境安全。
  • 高效精炼:除氢、除渣(非金属夹杂物上浮)效果显著且稳定。
  • 成分稳定:不损失合金元素,保证产品质量。
  • 环保友好:废气处理简单,环境影响小。

结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铝棒熔炼是一项高温作业,本身就伴随着诸多风险。对于镁含量超过3%的合金熔炼,湿法除气的禁忌是一条用无数事故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是绝对不能逾越的安全红线。它深刻揭示了工业生产中,工艺选择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材料特性与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之上。

现代铝冶炼企业必须摒弃过时且危险的旧工艺,积极采用如惰性气体旋转除气这样的先进、安全、环保的技术。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使其深刻理解禁令背后的科学原因,而不仅仅是记住一条规定,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将安全生产置于首要位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人员安全、设备完好、环境不受污染,并最终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铝合金产品。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QQ:33789198

手机:18923180110

电话:0757-85525719

邮箱:33789198#qq.com(#换成@)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九龙大道103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